学生工作

首页>> 学生工作

考研就业服务“学长帮帮团”行动八月份工作小结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

天才在于积累,聪明在于勤奋,不要指望幸运,要为明天成功之树,撒下一颗金色的种子。考研是一个持久性的战斗,需要一点点的积累来达到目标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八月份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以及2022级帮帮团组员的学习心得吧!

第1组 考研帮帮团

组长 高望予

八月份大家正值暑假阶段,相信在复习进度上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,虽有部分理论课的课业压力,但大家也不要焦虑,继续按照之前的规划稳步前进就好复习内容应偏重于英语和专业课,并进行模块复习,将专业课内容分为几个模块逐个击破。合理安排时间:根据模块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掌握情况,合理安排复习时间,确保每个模块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。专业课应已完成基础部分,开始强化部分,重点攻克高频知识点。英语尽量保证一天一到两篇阅读真题模考,完成后并进行复盘,整理和弄清错误的原因和问题,并继续单词的背诵。同时,没有开始政治部分复习的同学也要开始进行政治部分的复习,避免后期任务量过重。

组员 伍煊乐

八月份英语我看完了往年作文的讲解,理解行文逻辑并开始积累一些句型搭配,继续完成阅读的刷题,做好生词和熟词僻义的笔记,正确率较低的文章进行一次精翻。政治继续听徐涛的强化课,听课一遍复盘一遍搭配优题库做好错题积累。专业课搭配整理的重点笔记背诵,第二天做好复习。

组员 刘霈卓

八月份我的重心在于对专业课以及英语政治的重点背诵,结合课本和习题加深理解,同时背诵考研真题,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继续积累英语词汇量,保持题感。在政治方面持续背诵重难点,在空闲时间刷政治的选择题,更加注重细节。

第2组 考研帮帮团

组长  马庆贺

八月的学习是在紧张中稳步推进的一段历程,仿佛一场与时间并肩前行的长途跋涉。政治方面,如果基础尚不牢固,这个月更多是框架的梳理与核心概念的理解,为九月份的正式看课做好铺垫;英语单词第一轮应该已经结束,但反复记忆和实战应用才是关键,尤其是在阅读中精准查找生词、强化记忆,才能让词汇真正落地;而专业课到八月底至少已完成第一轮系统学习,这一遍重在细致和全面,不仅要对教材内容有整体把握,还要通过练习题实时查缺补漏,为后续背诵打下坚实基础。暑假或许状态时有起伏,但重要的是没有停下——无论进度快慢,每一步都是积累。九月即将返校,也意味着新一轮冲刺的开始,希望大家尽快调整节奏,回归专注模式。考研这条路上,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某一天跑得多快,而是始终如一,坚持到底。

组员 吴进德

我将八月每一天都视为一场“时间赛跑”。我采用严格的时间块分割法:清晨记忆英语单词和政治;上午精力最好时攻坚专业课重难点;下午进行英语阅读和政治刷题;晚上则进行交叉复习和错题整理。每个时间块专注一项任务,并用计时器督促,确保高效。每周留出半天灵活调整,防止计划僵化。核心是最大化利用每一分钟,杜绝拖延。

组员 李祉霖

我坚信“1+1>2”的力量。八月,我和一位研友组成了学习同盟。我们分工合作,比如分别梳理专业课不同章节的重点和框架,然后互相讲解,事半功倍。每日互相抽背名词解释,每周进行一次模拟题互批和讨论。这种模式不仅消除了独自备考的孤独感,更在辩论和讲解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,实现了共同进步。

第3组 考研帮帮团

组长  布丽得新

八月考研要做到高效突击,首先要把课本啃明白,开始复习考纲精读教材,拿荧光笔把重点画出来,比如植物生理、生态这些常考的。记得常盯最新大纲普生内容比较零散,第一遍看完可能脑子乱糟糟的。可以过一遍PPT理清思路,但关键还得靠后期个人消化。如果记东西慢,就手写笔记,一定要结合参考书和学姐资料,用自己的话简写,捋出逻辑脉络才有用。练习册里那些典型题也顺手标出来:思维导图早用早香,建议刚开始复习着手做一份,帮你把知识点串成线,后期背诵事半功倍。细胞和普生都考过实验设计,这部分得专门整理——细胞内容较零散,记得结合真题看题型。八月复习别只顾着埋头死磕,把知识捋顺了,为后面冲刺省点力气。

组员 袁婷婷

八月是强化关键期,我采用“三轮驱动”法。专业课:以一本核心教辅为主,精读+构建思维导图,确保知识体系化。公共课:英语每日雷打不动背单词、刷阅读;政治跟网课+刷选择题,建立框架。每日复盘:睡前回顾当日所学,用真题检验,精准找出薄弱点。目标是月底完成一轮深度复习,为冲刺奠基。

组员 夏远鹏

我的策略是“专业课优先,带动公共课”。八月重心全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这两座大山上。每天上午、下午两大块时间分别专攻一门,采用“看一章书→做一章习题→标记错题”循环。晚上则分配给英语和政治作为调剂,保持手感。通过高频重复和做题,将零散知识串联成网络,力求核心专业课无盲区。

第4组 考研帮帮团

 组长  徐凯

八月份是考研的重要阶段,我认为应该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备考。英语每天2.5-3小时,坚持背真题高频词与低频词,精读1-2篇文章并深入分析错题,阅读进度好可以开始背诵作文、积累素材,进度慢则集中攻克阅读;政治每天1.5-2小时,按马原、思修、史纲、毛中特、新思想顺序看强化课,搭配《肖1000题》及时巩固,错题做好标注;两门专业课每天共5-6小时,通读教材时细化逻辑框架、完善思维导图,深入研究真题,总结命题规律与高频考点。日常可按早背单词与专业课重点、下午专注英语精读与作文、晚间学政治与深度背诵专业课的模式安排,延长时长时注意穿插短暂休息,避免疲劳影响效率。

组员 韦富彪

八月,我启动精刷真题模式。每周集中做2-3套专业课题,不是追求分数,而是深度剖析:分析考点分布、题型变化和答题逻辑。将错题对应的知识点回溯到教材,进行专题式强化。公共课同样如此,英语钻研阅读出题思路,政治分析选择题陷阱。以战促学,最有效率。

组员 王思彤

生物考研需记忆大量知识,我的方法是“输出倒逼输入”。八月,我专注于复述与默写。每天下午安排2小时,合上书本,凭记忆默写重要代谢通路(如三羧酸循环)、名词解释和实验原理。晚上对室友或自己口述讲解一天所学。对于政治,则利用碎片时间听带背音频、刷小程序选择题。动笔+动口,让记忆更牢固。

第5组 出国帮帮团

  组长  苏晓威

八月份虽然要着重准备推荐信,但是GPA是申请的重要指标,需要保持或提高GPA,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成绩,因为这些课程可以更好地反映你的学术能力;如果你有一门低分课程,你可以尝试重考或者其他方式去补救。而且还要选择与应用专业相关的实习,积累实践经验。实习经历可以增强申请材料的说服力;参加社会实践活动:参加志愿者活动、社区活动等,丰富个人经历,提高综合素质。

第6组 就业帮帮团

组长 张亚亚

八月是考研复习的强化攻坚期,也是秋招提前批启动的重要节点,对一边备战考研、一边为就业留后路的同学来说,这段时间的平衡尤为关键。若能在高强度复习中,巧妙利用碎片时间关注秋招动态,不仅能为考研失利做好“Plan B”,更能通过了解企业招聘需求,反向明确自身知识短板,让考研复习更具针对性。此外,秋招经历既能丰富求职履历,还能在面试中锻炼逻辑表达与应变能力,这些软实力无论最终是升学还是就业,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。


(初审:刘帆  复审:王宇飞  终审:孙永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