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学院概况
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简介
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创建于2002年,目前拥有生物医学工程、生物工程、生物技术、生物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4个本科专业。生物、医学、光学、电子信息、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,服务国家和地方医药大健康产业,在光电医疗仪器、生物检测及光电医药设备、生物技术制药、生物材料等方面形成人才培养特色。学院专任教师50人,其中教授11人、副教授23人,博士44人,具有国外留学经历14人。拥有科技部重大专项评审专家1人、教学标兵4人、企事业人才培养基地指导教师50余人。拥有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1支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、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支。
学院拥有15个专业实验室,11个省级科研平台,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,总面积2600m²,设备总值2600万元。作为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单位,与50多家行业联盟,省内外16家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基地,为学生创新、实习、就业提供多种渠道。
学院坚持以本为本,秉承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,深化教学改革,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,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;获得全国教育技术成果奖1项,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,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,省级教学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,全国微课制作奖1项;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,省级思政示范课2门;获批省级教研课题二十余项,省级虚拟仿真建设项目2项;出版专著1部、教材7部,发表教研论文50余篇。
学院拥有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一级学科、光电医疗技术及生物检测工程交叉学科、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、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(生物医学工程领域)。研究方向包括光电医疗仪器、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、生物检测、生物材料等。
学院面向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等健康产业,依托理工大学光电优势,强化生物、医学、光、机、电、算多学科交叉,在光电医学仪器、生物制品、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形成特色。近五年承担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60余项,科研到款额2500余万元,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,发表论文200余篇,授权专利30余项,科研成果转化800余万元。
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学术视野、科研创新、工程化综合能力的培养,建设逐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,强化实践环节教学,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。实施校企、医工、跨区域多元化协同育人,与科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、吉大一院等国内外相关单位建立协同育人和人才输送基地。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,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,韩国大邱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交流合作,为本科生出国学习提供机会。近三年,70%学生参与科研项目、100%学生参加学科竞赛,获得各级各类奖项350项。
近三年,我院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良好,就业率达到95%。考研率在40%左右,考取双一流院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占80%。
(2025年5月统计更新)